结肠炎症状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1919年,美国14万吨糖自爆,糖水宛 [复制链接]

1#
北京治疗白癜风要花多少钱 https://jbk.39.net/yiyuanfengcai/zn_bjzkbdfyy/

蜜糖的甜,就像是很多人期望的生活状态一样。

人们常常用“蜜罐里泡大的”来形容一个人的人生顺风顺水、幸福美满,所有人都希望,人生可以少吃些苦,多得些甜。

然而,蜜糖这样美好的事物,有一天竟然会成为吞噬人生命的“恶魔”,这背后又是怎么回事呢?

这并不是凭空杜撰出来的故事,而是在上个世纪,真实发生在美国波士顿的一桩惨案。

惨案

这次事故中,死亡人数高达21人,受伤人数高达余人,周遭动物更是难以幸免于难。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,是当时一家位于美国波士顿的乙醇生产公司。

世人都以为被甜蜜包裹是一种幸福,殊不知,有时候甜甜的蜜糖,竟也能成为一场终身的噩梦。

吨的蜜糖发生爆炸,这个场面仅是想象便会觉得脊背发凉,当糖浆落在身上并迅速冷却,很多人被迫成为了“小糖人”。

钻个“空子”

糖是一个好东西,无论是作为调味料,还是用以解馋,都是不错的选择,如今人人都能随心所欲地吃上糖。

而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当中,糖都是极为奢侈的存在。

在我南宋时期,朝廷有一个专门的机构,就是用来管理蔗糖生产的,由此可见,糖在过去有多难得。

忽必烈灭南宋后,这个机构被保留了下来,名为“舍儿别赤”,“舍儿别”就是糖浆的意思。

在那个时期,当时廉希宪身患重病,大夫的处方中需要用到红糖,但是遍寻无门。

红糖

忽必烈就曾赠与廉希宪3斤红糖,在那个时期,3斤红糖便是天大的礼物了,它表达了忽必烈对臣子的赏识与关爱。

而那个时候的欧洲,糖的稀有程度和昂贵程度,较之元朝更甚。

马可波罗的游记中记载:“半个银币,能买到三磅八盎司(1.7公斤)的糖。”从马可波罗的感慨中便可以看出,糖是真的贵。

这样的情况到上个世纪初仍没有改变,虽然各国糖价,早已不似中世纪之时那般昂贵,但也不是普通人家,可以随意享用的。

蜜糖爆炸事件

也正是因为如此,才会有了后来的这次“蜜糖爆炸事件”。

时间来到年,波士顿一处住宅区,矗立着一个高15米,直径27米的巨型密封罐,这个密封罐的存在,便是为了储存蜜糖。

这是一家乙醇生产厂,随着一战结束,原本因为“禁酒令”而萧条的乙醇市场,被重新激活,当时的乙醇,普遍是通过发酵蜜糖得来的。

作为朗姆酒的生产原料,糖的作用不可谓不大,在工业酒精需求量激增的当时,这家乙醇厂很幸运地免于破产、存活了下来。

乙醇厂

为了更加方便运输和存储,这家乙醇厂在NorthEnd住宅区,建立了一个巨型密封储存罐,而这一建筑的兴起,是一切悲剧的开始。

在住宅区周遭兴建如此多的建筑,其中隐患可想而知。

但是,当时并没有人对此提出异议,就任由着这个巨型密封罐建了起来。

此时的人们没有意识到,自己与危险建筑离得有多近,生活一如往常。

密封罐

不,应该说,生活更胜从前了才对,因为当地居民,很快便发现了密封罐在这里的“好处”。

这个密封罐并不是密不透风的,巨型密封罐的罐体上,有着许多小型缺口。

没有人意识到,这是一个问题,人们都乐得钻这些“空子”,占上一些便宜。

没人去提醒厂商,密封罐的缺口应当加以重视,相反,他们生怕厂商彻底修好这些缺口。

蜜糖罐

彼时,当地居民常常趁着夜色,来到这里,然后熟练地撕开封堵缺口的东西,将自己带来的容器,灌上几十升的蜜糖,继而心满意足的离开。

此时正是“禁酒令”时期,买不到酒的人们,只能偷取糖浆,自己制作朗姆酒等酒精饮品。

为什么不花钱去买?当然是为了省钱啊。

所有发现了这一漏洞的人,都在为自己的行为沾沾自喜,巴不得“空子”再大一些。

蜜糖

在糖这种好东西的面前,谁都懒得在意,那不痛不痒的“小口子”。

能省就省

其实,乙醇公司怎么能不知道,密封罐的罐体出现了裂缝呢,他们只是懒得大动干戈的去修缮而已。

毕竟,修缮的费用可不是一笔小数字,谁都不想为了,这无关紧要的事情耗费钱财。

建造这个密封罐的初衷,就是为了减少成本,而这成本的控制,都是以安全隐患,作为代价的。

战乱

彼时正处于战乱年代,物资紧缺且昂贵,而乙醇公司为了节约成本,采购廉价的替代品,加班加点地建成了这个密封储存罐。

都说慢工出细活,匆忙的建造,再加上质量并不过关的原材料,这个密封罐的本质就是一个危险建筑。

但是,从外观上来看,这个储存罐与其他储存罐,并没有什么不同。

从建成之日起,这个储存罐,便开始了不间断的存储工作,而且这个公司为了物尽其用,储存罐,总是被装得满满当当的。

储存罐

乙醇公司确实因此减少了成本,但是储存罐却始终处于高压状态。

本来就是存在安全隐患的建筑,在长期的高压负荷之下,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问题,储存罐的罐体开始出现了一些小小的缝隙,像是在发出疲惫的求救信号。

但是,仍旧是为了节约成本,乙醇公司并没有停止对储存罐的使用,只是简单地封堵了一下罐体。

他们也知道当地居民会去偷蜜糖,可是没有人想过彻底修好储存罐,毕竟比起修缮罐体的费用来说,被当地居民偷去的那点糖浆的损失根本不值一提。

大家就这样心照不宣地,达成了诡异的默契,乙醇公司和当地居民,都觉得自己占了便宜、省了钱,竟是相处的一团和气。

当时正是冬季,即便知道糖浆发酵时,除了乙醇,还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,乙醇公司也并不担心。

修缮是件麻烦的事情,一旦开始修缮必定会影响生产,所以乙醇公司决定能拖就拖,想着只要在夏季气温升高之前,再去关心这个密封储存罐就好了。

但是,乙醇公司能等,这储存罐却是等不了了,危机说来就来了。

罐体内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多,罐体内外的气压值越来越大,如此压力之下,只差一根稻草便可以引发灾难。

爆炸过后

终于,这一天还是来了,比乙醇公司预想的早了许多。

撑不住了

这一天是年1月15日,波士顿阴霾退散,迎来了久违的晴天。

冬日的暖阳洒在人们的身上,同时也洒在了密封储存罐的罐体之上,虽说那一天只有4摄氏度,本不该发生什么的。

然而,就是这样一点温度,却引发了罐体内糖浆剧烈的发酵反应。

罐内的压力值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,开始有气体和糖浆顶开那潦草的补丁溢出。

蜜糖溢出

很遗憾的是当时并没有人察觉到异样,或者说,在那个时候,即便有人察觉到了,也来不及补救什么了。

“轰!”的一声,不堪重负的密封储存罐终于撑不住了,在这一刻骤然爆炸。

伴随着巨大爆炸声而来的,便是喷薄而出的糖浆。

据悉,当时糖浆喷涌的速度达到了56公里/小时,高达2.5至4.5米的糖浆浪潮就以这样的速度使人躲闪不及。

蜜糖爆炸

这一次,人们不用再夜里偷偷地偷取糖浆了,糖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造访了周遭的居民。空气中是令人目眩的高浓度甜蜜味道,却没有人为此感到一丝幸福,只觉得十分可怕。

糖浆掀翻了路过的火车,砸毁了部分房屋,淹没了树木和车辆,躲闪不及的动物顷刻丧命,甜蜜的背后是死亡的气息。

而更可怕的是,糖浆同样“攻击”了周围的居民。

尽管形容起来需要大量的文字,可是这些实际上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发生的。

房倒屋塌

从开始到结束,人们甚至还没有回过神来,意识到发生了什么,而这只是来自糖浆的第一次“攻击”。

整条街道成为了蜜糖的海洋,残破的密封罐还在咕噜噜的冒着泡,黏腻、窒息,一切都太糟糕了!

此时的居民正应了那句:“我好想逃,却逃不掉。”

是的,糖浆不像是白水,糖浆的黏性极高,陷在糖浆中的人,无法像在水中一般快速逃生自救。

被糖灼伤的人

一切都像是被调成了慢镜头,抬脚这一再平常不过的动作,都让人费尽了力气。

若只是被困住了双脚还好,更有许多糖浆溅在了许多人的脸上,眼、耳、口、鼻几乎被同时封住,很多人想要发出求救的声音,都做不到,只能任由那甜到发齁的糖浆,一步步吞噬自己的生机。

而一切并没有就此终止,糖浆的第二轮攻击缓慢却决绝。

很多人试图将黏腻在身上的糖浆去除,结果却是越弄越糟糕,因为糖浆开始冷却、凝固。

琥珀

这个比喻或许有些残忍却十分贴切,被糖浆困住的人,随着糖浆的凝固,变成了如同琥珀一般的存在。

很多人开始窒息,而没了呼吸意味着什么,不言而喻。

人们眼睁睁地看着自己,或是他人变成了“糖人”,浓厚的糖浆包浆,在此刻引不起人们半点食欲,只剩恐惧。

本可避免

那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一天,却发生了让几代人闻之颤抖的惨剧。

尽管有警察、消防和没有被糖浆攻击的路人帮忙,这场营救行动还是困难重重。

灾害过后

若只是被糖浆困住了双脚还好,那些被糖浆掀翻在地的人显然承受了更多的痛苦。

糖浆覆盖面积巨大且十分坚硬,几千人参与的营救活动竟也用了4天时间,才完成了大部分糖浆清理和营救活动。

有些人没等到被救出来便已经丧失了生命,而被救出来的人也并不好过。

这次事故中死亡21人,而幸存下来的名受伤群众的大部分,都由于在事故中吸入过量糖浆至肺部,而留下了终身性的疾病,只能常年服药维系生命。

糖浆满地

医院救治后,《波士顿邮报》曾这样形容当时的情形:“医院都散发着蜜糖味,地板、墙壁,甚至护士的头发,都被它覆盖着”。

而这甜蜜,成为了所有人挥之不去的阴影。

这一居民区的清理工作长达半年之久,那些随着温度而变化的糖浆,实在是个难缠的清理对象。

坚硬的时候还好,变得黏腻的时候,就像是难缠的恶魔,散发着一种甜蜜又怪异的气息,提醒着人们不久之前的那场惨剧。

海啸

当幸存者回忆起这次糖浆爆炸事故的时候,有人形容其像是一场来势汹汹的海啸。而偶尔想起那被糖浆封印其中的遇难者,人们的眼中依然会映射出强烈的恐惧。

那些变成“糖人”的死者,有些由于被糖浆包裹得太过严密而无法分辨面容,也就是说,他们的家人甚至无法完全确定,哪一个才是自己的亲人。

而这一切的一切,本都是可以避免的。

海恩法则有说:每一起严重事故背后,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起未遂先兆以及起事故隐患。

乙醇公司

在密封储存罐出现缝隙的时候,若是乙醇公司能够及时停止生产,一切都不会变得如此难以收场。

但是,没有人在事情还可以补救的时候保持清醒,是大意、侥幸与贪婪推动着悲剧的发生。

安全从来不是小事,生产过程中因为忽视安全问题而造成的人员伤亡时有发生。

年3月10日,法国北部瑞尔斯煤矿发生的煤尘爆炸,人因此丧生,其中不乏无数童工。

粉尘爆炸

年11月19日的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,位于圣胡安尼科的储油设施发生爆炸,超过人因此失去生命,数千人被严重烧伤,终生活在病痛之中。

同样是年,这一年的12月3日,印度一家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,旗下的一所农药场发生氰化物泄露事故,其严重程度超乎众人想象,据年官方文件显示,有近60万人因此受伤。

这一切都是可以避免的,只是需要企业和个人多一些安全意识少一些侥幸心理。

无论是糖浆还是其他,如果因为人为疏忽而造成人员伤亡,都是一件极其可悲的事情,只希望此类事情不要再次发生。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